許久沒看日劇了,不過,最近是看了一部感覺輕鬆愉快的日劇。
(跟韓劇那些哭哭啼啼的灑狗血重口味劇情相比,日劇真的味道淡多了....
昨天老哥還傻傻的觀賞伊甸園之東,邊看還邊發出哀嚎之聲:怎麼有這麼誇張的事情!太扯了啦~~~)
雖說本劇內容節奏輕快,但是,裡頭的主角每個人的心裡都蠻複雜的(沒有一定年紀的人應該看不懂),整齣戲主要是以討論"愛情"為主題,藉由探討每個人對於愛情的表現與態度來詮釋六位主角們的價值觀。有點像是心理分析式的戀愛治療吧~~~可以看出編劇在這方面的努力。
根據網路上的心得分享,本劇在日本的收視率並不高,原因可能是收視 族群年齡層較高,無法吸引年輕族群觀賞吧....
不過,我覺得能看到這齣劇還是蠻欣慰的,因為,以現在市場上主打的戲劇內容來說,我幾乎沒啥連戲劇能看...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2009年5月17日 星期日
Under pressure (by queen & david bowie)
俗話說:真正的好歌是不怕被時間淘汰的,這話充分展現在Qeen的歌曲上。
關於皇后合唱團(Qeen)我向來只聞其名不聞其聲,身邊也沒有聽Qeen的朋友。
一直到最近因為聽到American Idol的一位參賽者演唱Qeen的Bohemian Rhapsody,意外引發我去進一步瞭解Qeen這個樂團。
在網路上看到Qeen的演場會片段,雖然主唱Freddie Mercury那時梳著油頭留著鬍子,但是,那瘋狂到幾近神經質的演場方式及高亢的嗓音(聽久了會上癮),讓我第一眼直覺他是個Gay。(後來進一步瞭解,原來Qeen的團名其實也語帶雙關)
雖然,在今日,不管在藝術或音樂界同性戀者的貢獻與影響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Qeen發跡的年代,同性戀身份似乎是件惹人爭議的事,Freddie45歲時因愛滋病引起的病發症死亡,直至他死前一天才承認自己真正的病因。
姑且不論八卦緋聞(抱歉!我愛窺探他人生平的老毛病又犯了),Qeen的曲風多元,有搖滾、聲樂、爵士及古典曲風,加上主唱驚死人的唱功,實在不得不讓人讚嘆這樂團的實力,光看演場會片段就夠High,看著Freddie大叔穿著汗衫滿場跑的樣子,簡直像是過動兒的運動會。
而Qeen的眾多成名曲中,我比較喜歡Under pressure這一首,聽完一遍後,那旋律一直在腦海中徘徊不去呢~~~
Freddie Mercury & David Bowie 的合唱版本,似乎是此歌的最佳組合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ny9ymeCTZY&feature=related
Annie Lennox & David Bowie(可稱上是英國樂壇的太皇太后)合唱演繹的版本也有不同的味道http://www.youtube.com/watch?v=eRyolzoi13Q&feature=related
關於皇后合唱團(Qeen)我向來只聞其名不聞其聲,身邊也沒有聽Qeen的朋友。
一直到最近因為聽到American Idol的一位參賽者演唱Qeen的Bohemian Rhapsody,意外引發我去進一步瞭解Qeen這個樂團。
在網路上看到Qeen的演場會片段,雖然主唱Freddie Mercury那時梳著油頭留著鬍子,但是,那瘋狂到幾近神經質的演場方式及高亢的嗓音(聽久了會上癮),讓我第一眼直覺他是個Gay。(後來進一步瞭解,原來Qeen的團名其實也語帶雙關)
雖然,在今日,不管在藝術或音樂界同性戀者的貢獻與影響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Qeen發跡的年代,同性戀身份似乎是件惹人爭議的事,Freddie45歲時因愛滋病引起的病發症死亡,直至他死前一天才承認自己真正的病因。
姑且不論八卦緋聞(抱歉!我愛窺探他人生平的老毛病又犯了),Qeen的曲風多元,有搖滾、聲樂、爵士及古典曲風,加上主唱驚死人的唱功,實在不得不讓人讚嘆這樂團的實力,光看演場會片段就夠High,看著Freddie大叔穿著汗衫滿場跑的樣子,簡直像是過動兒的運動會。
而Qeen的眾多成名曲中,我比較喜歡Under pressure這一首,聽完一遍後,那旋律一直在腦海中徘徊不去呢~~~
Freddie Mercury & David Bowie 的合唱版本,似乎是此歌的最佳組合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ny9ymeCTZY&feature=related
Annie Lennox & David Bowie(可稱上是英國樂壇的太皇太后)合唱演繹的版本也有不同的味道http://www.youtube.com/watch?v=eRyolzoi13Q&feature=related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035511153詐騙電話
第一次接到詐騙電話,真的有點被氣到~~~ (之前通常是看到無來電號碼顯示就不接了,不要浪費時間)
這次是因為看到是市內電話號碼,加上他提到的銀行剛好我也有卡,想知道我的個人資料是如何外流的,所以就沒馬上掛掉電話,瞭解一下最新的詐騙手法....
這次的詐騙手法厲害之處在於:
第一:來電號碼顯示是市內電話(以前都是來電無號碼)
第二:知道你居住地的住址跟電話(以前都只有手機號碼而已....)
第三:講話的男人還帶點誠懇的台灣鄉土音(以前都是大陸口音),還會引用刑事法條來嚇你(只可惜我手上沒有法典可以查証他的法條是否正確)
不過,這次他們是先說你的個資被盜用,需要配合警局作筆錄,用一個人頭充當警察跟你講一堆,然後要你配合電話錄音回答做筆錄,我當下反應太快,馬上跟他說沒有警察這樣做筆錄的,電話錄音哪能當筆錄,你以為我不懂公務員辦案要依程序喔~~~最後落下狠話,我家人就當警察,你騙我不懂警察辦案喔!
對方就一直問你家人誰當警察,我當然死不講,他最後就放馬後炮的說:那到時候拿你去辦案!就匆匆掛電話了.....
(這人應該是想當警察當不成,還以為警察可以這樣恐嚇民眾喔~~~我爸都說,現在的警察權力跟以前差太多了,現在的公務人員都超謙卑的,因為一旦有恐嚇民眾的行為都被告耶!)
本來想打165反詐騙專線去告發,後來上網google一下才發現,這支035511153是非常有名的詐騙專線,想必已有不少人打去警局告發這支專線了。
新竹縣政府警察局公關室對於來電顯示為總機(03-5511153)及刑事警察大隊值日室(03-5513490)電話號碼的聲明稿:
http://www.hchpb.gov.tw/news/newsPage1-1.jsp?newsid=1763
這次是因為看到是市內電話號碼,加上他提到的銀行剛好我也有卡,想知道我的個人資料是如何外流的,所以就沒馬上掛掉電話,瞭解一下最新的詐騙手法....
這次的詐騙手法厲害之處在於:
第一:來電號碼顯示是市內電話(以前都是來電無號碼)
第二:知道你居住地的住址跟電話(以前都只有手機號碼而已....)
第三:講話的男人還帶點誠懇的台灣鄉土音(以前都是大陸口音),還會引用刑事法條來嚇你(只可惜我手上沒有法典可以查証他的法條是否正確)
不過,這次他們是先說你的個資被盜用,需要配合警局作筆錄,用一個人頭充當警察跟你講一堆,然後要你配合電話錄音回答做筆錄,我當下反應太快,馬上跟他說沒有警察這樣做筆錄的,電話錄音哪能當筆錄,你以為我不懂公務員辦案要依程序喔~~~最後落下狠話,我家人就當警察,你騙我不懂警察辦案喔!
對方就一直問你家人誰當警察,我當然死不講,他最後就放馬後炮的說:那到時候拿你去辦案!就匆匆掛電話了.....
(這人應該是想當警察當不成,還以為警察可以這樣恐嚇民眾喔~~~我爸都說,現在的警察權力跟以前差太多了,現在的公務人員都超謙卑的,因為一旦有恐嚇民眾的行為都被告耶!)
本來想打165反詐騙專線去告發,後來上網google一下才發現,這支035511153是非常有名的詐騙專線,想必已有不少人打去警局告發這支專線了。
新竹縣政府警察局公關室對於來電顯示為總機(03-5511153)及刑事警察大隊值日室(03-5513490)電話號碼的聲明稿:
http://www.hchpb.gov.tw/news/newsPage1-1.jsp?newsid=1763
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工具性的情感關係
藍佩嘉形容台灣雇主與外籍幫傭發展情感上的互動,其目的是為確保外籍幫傭的生活上沒有異常狀況(如在台灣談戀愛、先生外遇、過度思鄉而情緒不穩),實際上可稱做是一種工具性的情感關係(instrumental personalism)或策略性的親密關係(strategic intimacy)。非常有意思的造詞~~~
其實這樣的關係在一般職場中也是顯而易見的....
(可能是年輕人比較不流行這一套吧~~~但我看辦公室的老人家都非常熟黯此道...)
藍佩嘉 ,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 Global Cinderellas: Migrant Domestics and Newly Rich Employers in Taiwan,行人出版社。
其實這樣的關係在一般職場中也是顯而易見的....
(可能是年輕人比較不流行這一套吧~~~但我看辦公室的老人家都非常熟黯此道...)
藍佩嘉 ,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 Global Cinderellas: Migrant Domestics and Newly Rich Employers in Taiwan,行人出版社。
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被丟下的母親
"你們等一下啦....不要丟下我,一定要等我啦!!"
這次回南部(當然不是提早慶祝母親節,我們家不過節的)當我們要離開北上,媽匆忙整理一堆食物要我們帶上時說出了這句話,我心頭小小的揪了一下,因為這勾起了之前某事件的記憶。(我覺得媽當下講這話應該也是意有所指...)
話說過年時回家,妹因為要搭高鐵北上,哥說要開車先送她去搭高鐵,然後回程順道載我跟媽去購物。但是媽在預定離開的時間快到時仍在忙碌,嘴上一直喊說要我們等她,可是人遲遲沒出現在門口,這時在車上等的不耐煩的妹給哥下個了指導棋,說媽來不及了,他們先走,哥到時候再繞回來載我跟媽,於是車子就開走了。
當車子開走一兩分鐘後,媽著裝完畢的出現在門口,在門口的我跟她說車先走了~~
可能是被丟下的惱怒吧....
媽氣壞了,口中一直念:我有估算時間,你們怎麼這樣,說好要一起走的,怎麼丟下我先走!我怎麼會生出你們這幾個怪小孩啊,都不理大人的話~~真快被你們氣死了!!等一下妳哥回來,你們自己去好了,我不去了啦!!
我當下沒說啥,只是走回客廳打開電視,把媽的砲轟當屁灰,充耳不聞。
後來哥回來載我去買完東西回來,爸也回來了,媽又展開第二波的疲勞轟炸,在爸面前細數子女的不孝行為,搞的大家都烏煙瘴氣的。
這件事可能只是媽眾多情緒爆發事件之一,但是,面對22歲開始家庭主婦生涯,曾經大半人生都憂鬱度日的媽,我們都假設她的碎碎念或砲轟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抒發,所以在最大的忍耐能力下能忍讓過去就好。
不幸的是,有個脾氣剛烈的家長,這種個性當然也會遺傳,最得真傳的就是妹了。所以,我們家常常在轟轟烈烈的嘴泡戰火中度過長長的假期。(知道為何不慶祝假日了吧.... )
這次回家,才吃第一頓飯爸跟媽就擦出霹靂趴啦的火花了,還好有哥用小學老師的諄諄教誨打亂的上火的節奏,才沒有演變成災情。
之前離職時,上司把我叫進辦公室要跟我談心,說他們這種五十歲年紀的人跟我們年輕人一起工作,還是覺得有代溝,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也是?我當時回了他:代溝是一定有的,連我跟自己的父母都有,只能彼此盡量去把遷就的範圍拉大,才能達到降低代溝的效果。
這話我不知道他後來是否有聽懂,但是,我想說的是人不自覺的以自己習慣的方式去對待他人,殊不知對方是否能接受。
如同我媽,身為子女的我們都清楚她對我們的愛,但是,她愛我們的方式有時會大到讓我們窒息(例如對小孩的干涉較多),所以,當我們忤逆她的付出時,她的挫折相對會倍數放大,這是不好的溝通模式,但是溝通是雙方的,要不是子女去遷就父母,或是父母去遷就子女,這中間的分寸拿捏,其實也很難掌握。
我只能說,以上次丟下媽的事件來說,妹堅持不去遷就媽,是要讓媽知道子女不會永遠"聽媽媽的話"。在這中間,我不認為誰有對錯,只是我選擇不阻擋妹先走,留下來陪媽。(只可惜媽還是氣昏頭了...)
畢竟,人人都有主張自我的權利,只是這個自我的傳達,面對以威權管教子女的父母時,常常不被接受。
總之,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來溝通,表現自我,表現情愛,只是,對方能否接收到等質等量的訊息,這就是如何降低代溝的問題了....
總之,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來溝通,表現自我,表現情愛,只是,對方能否接收到等質等量的訊息,這就是如何降低代溝的問題了....
在母親節前夕,僅以這篇文章獻給媽,她或許不知道這篇文章的存在,但這是以我的方式來表達對她的愛~~也期待她能在有生之年找到愛自己的方式。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談菜市場文化(人物篇)
早就想寫一些有關菜市場的文章,只是想寫的東西很多,很怕一寫起來拉拉雜雜的不成文章,但是腦中又三不五時的浮現片段文字,寫與不寫都是一種折磨,唉~~乾脆寫多少算多少,寫了至少給自己一個交代,做了一件事,至於完成度有多少,看倌們就別計較了。
身為六年級末段班的學生,每每跟年紀稍長的人提到喜歡逛菜市場這件事,他們總是以一種詫異的眼光回應,似乎想著:現在已經沒啥年輕人會上菜市場了,怎麼還會有人愛逛菜市場勒….真是怪胎一個!
這可能就要從小說起,小時候的我雖然不會自己跑去菜市場,但是,我總是乖乖的坐在機車後座,跟著身為專職主婦的母親去市場買菜。印象中被母親載到菜市場買菜的次數很多,雖然當時的我根本不懂什麼叫買菜或要煮什麼菜,但是總是以一種非常敬佩的眼光看著主婦們的市場交易技巧,舉凡買菜送青蔥、菜價總額去尾數或前次付費餘額今日放送等等….,金錢計價方式包羅萬象,除了一般菜價之外還要外加人情價跟下次購買折扣價,這種婆婆媽媽們之間發展出來靈活多樣的賺錢心機,真是令當時還年小的我感到非常有趣!只可惜我臉皮薄、反應不夠機智,對於討價還價的學問到現在還只學得一點皮毛。
到菜市場買菜除了可以學習討價還價的技巧之外,還是學做菜的地方,遇到不懂得如何烹煮的菜,只要說一聲,老闆都會告訴你。記得上次我看到一個婆婆賣貴竹筍,我當時心中想著:買點筍子煮菜也不錯~~但這是什麼筍子?怎麼煮?在攤子前徘徊了一下,婆婆一看我稍有遲疑,立刻霹靂啪啦的吐出一連串食譜,為了替貴竹筍找到買主,一直跟我說要如何煮?有何煮法?光是買個幾條貴竹筍才36塊錢我就站在那攤子近半小時(婆婆還塞了個醃菜叫我一起燉),搞的我不買也不好意思~~
我逛菜市場第一點是先看菜色種類多不多,是否夠稀奇,再來是看賣菜的人,買個幾回下來,通常會過濾成幾個固定的買菜攤子。最近因為買菜次數較頻繁,每次站到攤子前面,老闆幾乎立刻依我的喜好主動告知最新的菜色,甚至有時候還會主動幫我估計份量的說:你們家兩個人而以不用買那麼多,這樣就夠了!
提到賣菜的人,我比較偏好跟老公公、老婆婆買菜,感覺市場裡頭的壯年店家其價錢通常是不二價,而且花在客戶身上的時間有限。現在菜市場賣菜的店家以大型批發模式的店家為主流,這些店家的菜都像超市一樣定量分裝出售,少有散賣,受限於份量問題,我通常很難一次採買多樣菜。若想要一次買足多樣菜,就得跟散戶型態的賣菜人購買,然而現在這種攤子幾乎很少見了~~~而我也是最近才在我家附近的早上市集發現幾個在巷子內擺菜攤子的婆婆們,這三個婆婆,一個專賣蔥、薑、蒜及瓜類,偶而會突然出現某種奇怪的貨色(例如貴竹筍、桑椹、蚌類等),另外兩個專賣菜,其中一個賣菜的婆婆有一隻腿跛腳,所以都坐著賣菜,或許是因為她有點不良於行吧,據我觀察她的生意還算過個去,有固定的熟客會跟她買菜,這婆婆的個性感覺很阿沙力,蔬菜菜價都是十塊、二十塊的喊,我喜歡跟她買的原因是因為我喜歡買菜的量少一點,但種類多一點,記得有次花100元買了七樣菜。而這婆婆的賣菜模式也很雞婆(不好意思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了),常常你還沒確定要不要買這樣菜,她就幫你塞進袋子去了,或有時候只想買幾顆蕃茄她卻慫恿你以便宜的價錢全買回去,另外還會不時的強迫贈送一些比較沒有賣相的菜,時常回家才發現她塞了韭菜、九層塔之類的配菜,常讓我苦於不能單獨煮成一道菜,又不能把菜丟掉而傷腦筋。相較之下,另一個賣菜的婆婆就比較冷靜多了,至少不會秋風掃落葉似的一股腦的丟一堆菜要我買,不過,她也會在我挑完菜後又多塞一把,然後帶著靦靦的微笑說:記得下次再來買啊!
像這樣有趣的人,應該不是在超市或大型量販店買菜時會碰到的吧~~~
身為六年級末段班的學生,每每跟年紀稍長的人提到喜歡逛菜市場這件事,他們總是以一種詫異的眼光回應,似乎想著:現在已經沒啥年輕人會上菜市場了,怎麼還會有人愛逛菜市場勒….真是怪胎一個!
這可能就要從小說起,小時候的我雖然不會自己跑去菜市場,但是,我總是乖乖的坐在機車後座,跟著身為專職主婦的母親去市場買菜。印象中被母親載到菜市場買菜的次數很多,雖然當時的我根本不懂什麼叫買菜或要煮什麼菜,但是總是以一種非常敬佩的眼光看著主婦們的市場交易技巧,舉凡買菜送青蔥、菜價總額去尾數或前次付費餘額今日放送等等….,金錢計價方式包羅萬象,除了一般菜價之外還要外加人情價跟下次購買折扣價,這種婆婆媽媽們之間發展出來靈活多樣的賺錢心機,真是令當時還年小的我感到非常有趣!只可惜我臉皮薄、反應不夠機智,對於討價還價的學問到現在還只學得一點皮毛。
到菜市場買菜除了可以學習討價還價的技巧之外,還是學做菜的地方,遇到不懂得如何烹煮的菜,只要說一聲,老闆都會告訴你。記得上次我看到一個婆婆賣貴竹筍,我當時心中想著:買點筍子煮菜也不錯~~但這是什麼筍子?怎麼煮?在攤子前徘徊了一下,婆婆一看我稍有遲疑,立刻霹靂啪啦的吐出一連串食譜,為了替貴竹筍找到買主,一直跟我說要如何煮?有何煮法?光是買個幾條貴竹筍才36塊錢我就站在那攤子近半小時(婆婆還塞了個醃菜叫我一起燉),搞的我不買也不好意思~~
我逛菜市場第一點是先看菜色種類多不多,是否夠稀奇,再來是看賣菜的人,買個幾回下來,通常會過濾成幾個固定的買菜攤子。最近因為買菜次數較頻繁,每次站到攤子前面,老闆幾乎立刻依我的喜好主動告知最新的菜色,甚至有時候還會主動幫我估計份量的說:你們家兩個人而以不用買那麼多,這樣就夠了!
提到賣菜的人,我比較偏好跟老公公、老婆婆買菜,感覺市場裡頭的壯年店家其價錢通常是不二價,而且花在客戶身上的時間有限。現在菜市場賣菜的店家以大型批發模式的店家為主流,這些店家的菜都像超市一樣定量分裝出售,少有散賣,受限於份量問題,我通常很難一次採買多樣菜。若想要一次買足多樣菜,就得跟散戶型態的賣菜人購買,然而現在這種攤子幾乎很少見了~~~而我也是最近才在我家附近的早上市集發現幾個在巷子內擺菜攤子的婆婆們,這三個婆婆,一個專賣蔥、薑、蒜及瓜類,偶而會突然出現某種奇怪的貨色(例如貴竹筍、桑椹、蚌類等),另外兩個專賣菜,其中一個賣菜的婆婆有一隻腿跛腳,所以都坐著賣菜,或許是因為她有點不良於行吧,據我觀察她的生意還算過個去,有固定的熟客會跟她買菜,這婆婆的個性感覺很阿沙力,蔬菜菜價都是十塊、二十塊的喊,我喜歡跟她買的原因是因為我喜歡買菜的量少一點,但種類多一點,記得有次花100元買了七樣菜。而這婆婆的賣菜模式也很雞婆(不好意思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了),常常你還沒確定要不要買這樣菜,她就幫你塞進袋子去了,或有時候只想買幾顆蕃茄她卻慫恿你以便宜的價錢全買回去,另外還會不時的強迫贈送一些比較沒有賣相的菜,時常回家才發現她塞了韭菜、九層塔之類的配菜,常讓我苦於不能單獨煮成一道菜,又不能把菜丟掉而傷腦筋。相較之下,另一個賣菜的婆婆就比較冷靜多了,至少不會秋風掃落葉似的一股腦的丟一堆菜要我買,不過,她也會在我挑完菜後又多塞一把,然後帶著靦靦的微笑說:記得下次再來買啊!
像這樣有趣的人,應該不是在超市或大型量販店買菜時會碰到的吧~~~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走在人生的軌道上
昨天接到Y的來電,告訴我她懷孕兩個月了,不知道是刻意還是無意,Y的口氣中帶著些許的無奈,一會兒說我們這群好友之間她是算是早懷孕的,不想這麼早生(Y已經結婚一年了也沒有刻意避孕);一會兒又假設性的說現在正是工作忙碌之時搞不好會流產等等….。
面對Y這樣複雜矛盾的心情,搞的我也不知如何反應是好,該正面祝福還是帶點嘲諷的回應?只能叫她不要想太多,該來的遲早要面對,與其帶著些許內疚的心情,還不如開心一點跟我分享喜悅。(But我實在不確定她是否真的高興就是了…)
面對Y矛盾多過喜悅的心情,我真的感到身為好友的我對她的幫助好有限,只能跟她說:我要你覺得每一天過的快樂就好。
人生到了30,有人選擇組成家庭,為家庭付出自我;有的人仍然堅持自我,不願輕易走入婚姻。這是個人對於人生的抉擇,無關是非對錯,只是一旦進入了不同軌道,就像坐上不同的列車,迎面而來的風景與遭遇也不同,除非跳車,否則只能順著軌道前進了。(我想這或許是Y心情矛盾之處吧~~~畢竟當初她說不想早結婚,誰知道事情一件接著一件來…)
曾經,我和Y的人生軌道是重疊的,什麼事情都是一起經歷跟相互分享的。自大學以後,我倆的軌道就開始分離了,她選擇回到南部唸書、工作、結婚生子;而我仍像個游牧民族(這是老哥對我的形容),自顧自的生活著,不想去確定將來會落腳在哪裡。
每回接到Y的來電,都是一次提醒,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乘坐相同軌道的列車,總有朋友選擇了不同的軌道,為了維繫彼此的友誼,我必須嘗試著用不同的心態去跟不同軌道上的朋友打招呼,只是我總覺得自己像趕鴨子上架的演員般手足無措的面對著。
唉~~人生要學習去扮演的角色可真多呢!只可惜我到現在還是個不成氣候的演員。
Anyway我還是想祝福Y成功懷孕,增產報國,人生也多了一項歷練。期待明年過年跟她見面時,順便見見小Baby了。
面對Y這樣複雜矛盾的心情,搞的我也不知如何反應是好,該正面祝福還是帶點嘲諷的回應?只能叫她不要想太多,該來的遲早要面對,與其帶著些許內疚的心情,還不如開心一點跟我分享喜悅。(But我實在不確定她是否真的高興就是了…)
面對Y矛盾多過喜悅的心情,我真的感到身為好友的我對她的幫助好有限,只能跟她說:我要你覺得每一天過的快樂就好。
人生到了30,有人選擇組成家庭,為家庭付出自我;有的人仍然堅持自我,不願輕易走入婚姻。這是個人對於人生的抉擇,無關是非對錯,只是一旦進入了不同軌道,就像坐上不同的列車,迎面而來的風景與遭遇也不同,除非跳車,否則只能順著軌道前進了。(我想這或許是Y心情矛盾之處吧~~~畢竟當初她說不想早結婚,誰知道事情一件接著一件來…)
曾經,我和Y的人生軌道是重疊的,什麼事情都是一起經歷跟相互分享的。自大學以後,我倆的軌道就開始分離了,她選擇回到南部唸書、工作、結婚生子;而我仍像個游牧民族(這是老哥對我的形容),自顧自的生活著,不想去確定將來會落腳在哪裡。
每回接到Y的來電,都是一次提醒,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乘坐相同軌道的列車,總有朋友選擇了不同的軌道,為了維繫彼此的友誼,我必須嘗試著用不同的心態去跟不同軌道上的朋友打招呼,只是我總覺得自己像趕鴨子上架的演員般手足無措的面對著。
唉~~人生要學習去扮演的角色可真多呢!只可惜我到現在還是個不成氣候的演員。
Anyway我還是想祝福Y成功懷孕,增產報國,人生也多了一項歷練。期待明年過年跟她見面時,順便見見小Baby了。
訂閱:
文章 (Atom)